October 6, 2012
為什麼奧修不允許人家在他的道場裡吃肉
有人問奧修,為什麼他不允許人家在他的道場裡吃非素食的食物(肉類)。其實,只要有素食可吃,幾乎所有道場裡的大師都不會允許他的弟子吃肉,主要原因當然還是跟阻礙修行和靈性的提升有關,不過這樣子解釋起來對那些對修行不深入不清楚內情的人就很難理解,只好用其他方式去解釋。上師對什麼背景的人說什麼話,因材施教,但說得夠淺白了還是會有人不明白,這就是佛祖說的根器與慧眼未開的客觀問題,跟智能和IQ無關,反而是越聰明思維越是3D的就越難理解。並沒有借此分出優劣,真相就是如此,分別心還很重思維還是很二元性和極化的人就從這樣的觀點去看真相,結果還是沒看出真相來,就只好讓個人自己去驗證吃素和吃肉的好處和壞處來作選擇了。
以下是奧修的答复。
這個問題是男門徒泰馬亞問的,泰馬亞的腦子裡一直有想吃肉的慾望,內在一定有某種深藏的暴力(見註釋),否則這個問題就會是出自一名非素食者,而此地有千千萬萬個非素食者。這種情況看起來很沒有道理,但事情就是這樣。素食者並非真正的素食者,他只是一個自我壓抑的人,這種被壓抑的慾望總有一天會跑出來。
(註:心理學家和腦神經科學家研究發現,那些即使家境良好父母和鄰居都沒有犯罪傾向的年輕人生來似乎就很情緒化,很暴力,沒有同情心,對別人的痛苦沒有感覺,有反社會扮演魔鬼的喜好,是因為頭腦裡主管和控制這些負面行為和情緒的部份叫amygdala>扁桃體和insula>島葉的,比一般人來得萎縮,越是萎縮就越有虐待狂,越不守規矩,不認為他們的犯罪和反社會行為哪裡不好。
還好這類人只佔人口的少數,如果及早發現,就可以進行治療,去擴大這一部份腦功能,變得跟一般人那麼愛好和平。其實這種本性跟父母的遺傳無關,而是前世帶過來的基因,前世有可能就是這樣子,有機會得人身去進化,如果人們諒解這種緣由,就不會把他們當成是社會敗類,不必通過懲罰或毀滅(以暴以暴)的方式去淘汰他們逼他們聽話,而是治療和改造,尤其是造成這兩個(屬於頂輪)部份生來就很萎縮的下三輪,過度的萎縮也影響了上三輪的萎縮,思想行為就反映出下三輪的主導能量)
為什麼在我的社區裡不允許非素食的食物,跟宗教無關,純粹是美學的問題。我並不認為說,如果你吃非素食的食物,你就不會成道。因為耶穌成道了,莫哈默德成道了,Rama Krishna也成道了。他們都沒問題,吃非素食的食物你也可以成道,所以在宗教上吃非素食的食物並不是問題。
(註:沒人說吃肉的人就一定不能成道,非得要吃素才能成道,不過也沒人說吃肉會修成什麼樣的道,吃素又會修出什麼道來。因此,也有修行人在得到一點神通之後照樣吃肉,但慈悲的基礎不穩固,就很容易玩黑魔法,為自己的利益服務,漸漸地修成了魔道,越走越偏,吸引邪惡的阿修羅來臭氣相投。就像以前的埃及祭司(以及道家的道長)那樣在玩黑魔法,玩到金字塔也奏出了變調的雜音,不但不美,還很負面,就製造了很難消除的業障或魔障,成仙不成反成魔了。這就是拿神聖的禮物當玩具來玩的結果,力量越大,反彈的力道也越大,到頭來還是回到自己身上,躲不過宇宙的業力或迴旋法則)
對我來說,這個問題是屬於美學的,因為耶穌繼續吃肉(見註釋),所以我有一種感覺,他並沒有很強的美學概念。並不是說他沒有宗教信仰,他完全有,跟佛陀一樣有宗教性,但是在他的身子裡有某種東西遺失了。Rama Krishna(印度教的瑜伽大師和覺者,是初禪三梵天的天神之一,毗濕奴的化身)繼續吃魚,就是不美,它看起來有一點醜。
(註:耶穌在離開耶路撒冷成道以前當過木匠,也捕魚為生,有吃魚,但沒聽說過他也吃牲畜。成道以後就不吃,聖經裡記載他的門徒都是吃素的,另一篇文章<基督教與素食>有談到聖經和素食的部份。印度教的前身是婆羅門教,用牲畜拜神,被佛祖說服放棄這種觀念,現在印度三大教:印度教,眥那教和佛教在法理和修法的大原則上都相當一致,法理互通)
他們成道沒有危險,但是你的詩意不美,你的美感堪憂,你的人道精神堪憂,並不是你的靈性有問題(總的來說還是正面的),所以在社區裡我不允許非素食的食物,以後也不允許,那是個美或不美的問題。
如果你能了解這一點,有很多事情對你來說就會很清楚。酒精飲料可以在社區裡被允許,但是肉類就不行,因為酒精是素的,是另一種果汁。雖然會發酵,但還是果汁,有時候喝個半醉會導引出偉大的詩篇,就可以允許(見註1)。在新的社區裡,我們將會有一個酒吧,定名為Omar Khayyam,紀念這位Sufi瑜伽術的聖人,他是一個成道的Sufi>蘇菲信徒(見註2)。
(註1:酒只能小酌,不能濫飲,因為酒精濃的容易腦充血,失去理智,肉體感官功能減弱,魂魄也處於半眠或半真空狀態,容易被周圍的其他靈體見機乘虛而入,幸運的話遇到同好的詩聖畫聖或者發揮了自己前世的某些才華,超越現世的成就,不妙的話會遇到變態的好色鬼,打架鬼和其他意圖不良心理也很變態的阿修羅,就會做出很多傻事,包括開車撞死人,事後才來後悔道歉。通過酒精去體驗類似吸毒的感覺只是在模擬冥思中的喜悅感,跟真正的喜悅感相差甚遠,就像有些人通過毒品和性愛要享受那種置身天堂般的高潮,醒後卻往地獄靠近多一步)
(註2:Sufism>蘇菲派是伊斯蘭教裡的契密主義,相當於佛教裡的密宗,生活方式要求嚴格,就成了少數的神秘主義和伊斯蘭教派,是回教裡法理最接近印度宗教的教派,懂瑜伽術,會靜坐禪修,修行人就叫蘇菲行者,也跟大部份回教的作風很不一樣,還很違反主流思想,而且歷史比回教還早,就像眥那教那樣。基督教裡也有這樣的教派,但也是極少數,都不張揚,變神秘,成了主流教派眼中的異教徒,不受承認。這兩種回教徒和基督徒越多,這個世界就越和平,中東就不再是個火藥庫,好在中東的大部份回教徒還是溫和包容的,大戰一直打不起來。這個教派的教義和修法類似薩滿教和東正教(正統的基督教,主要分佈在東歐一代,以莫斯科為信仰中心,比較溫和包容,不像西方的基督教那麼排他和強勢),而且這個教派的很多聖人都在北印度,巴基斯坦和土耳其和中國的西域,不在大多數回教徒居住的中東地區,但也是當地的少數教派)
肉類不允許,因為它很醜。你只要想想,你殺死一只動物來吃,光是那個動作就很難看。我反對的理由並不是因為動物被殺,因為在動物界裡那個本質的部份(靈魂)還會繼續活下去(再投胎),它無法被消滅,而那個非本質的部份(肉體),不管你有沒有殺它,它總有一天還是會死,就跟失去的肉體無關,也不是考慮的重點。
問題不在於你殺死了動物,或者那個殺動物的行為是不好的(那還是次要的問題)。問題在於你殺死了動物,是你,只是為了要吃?你沒有其他更多更好的素食可吃了嗎?如果沒有其他素食可吃,那是另外一回事(如西藏高原居民,見註釋),但是事實上還是有很多可以吃的素食,為什麼非要吃動物不可?為什麼要摧毀他們的身體?如果你可以殺死動物,為什麼不也殺人來吃?既然可以殺動物,殺死人有什麼不對?人肉或許還更適合你身體的營養需求,為什麼不開始吃人肉?那也是個美學的問題。
(註:西藏和泰國的高僧有少數也吃肉(偶爾但不經常吃)但不妨礙他們修行,為什麼?沒有一位認真在修行的人想要吃肉,因為大家都很清楚吃肉對修行的障礙,在別無選擇必須吃肉的情況下,這些人發展出消除肉類的負面能量的方法,在身體裡化解掉,一方面不會餓死,另一方面也不妨礙和拉低自身的頻率。不過這種方法只是在必要時才怎麼做,只要有素食的選擇,就肯定吃素,不會貪肉味,只有修入魔道的人才會一邊吃肉一邊修煉,因為想要修煉成妖精。因此,西藏,泰國,印度,中國,日本等等有人修道或修偏門的地方都有這樣的修行人,這些人的共同點是賣弄神通好讓人信服,為名為利為權的都有,卻很少傳道和講經解義去開導人)
動物是我們的兄弟姐妹(也可能是前世的親戚朋友),因為(部份)人類也是由它們投胎過來的。殺死一個人就意味著殺死一只進化的動物(進化中的生命),那麼,殺死一只動物也等於是殺死一只還未進化成人的人,它只是在進化途中罷了,兩者的意義是一樣的。因此,你殺死一個小學一年級的小孩跟殺死一個大學四年級的年輕人並沒有多大的差別(都是還沒畢業的學生)。動物正在演變成人類,而人類也曾經是動物(也可以再度投胎成為動物),殺來殺去就牽涉到美學的問題(但人們卻把暴力美化,美名為暴力美學,歌頌殺人不眨眼亂槍掃射的正義英雄,死的都是壞人,壞人都該死,而且還要死得難看,才能大快人心)。既然肉類那麼甜美,為什麼你不殺死你的太太,然後把她吃掉?她不也是一樣的甜美?
有一位朋友拜訪一個食人族的部落,他們準備了一些東西給他吃,那個朋友從來都沒嘗過那種味道,他甚至連做夢都沒想過食物竟然可以這麼好吃,這麼可口。在他離開時,他對食人族的朋友說:我很喜歡那些食物,我從來都沒吃過這麼好吃的東西,下次我再來的時候,還請你們準備同樣的東西。
那個食人族的主人說:會有困難,因為我只有一個母親。
為什麼你不能夠吃你的母親?為什麼你不能吃你的先生和小孩?他們的肉也一樣可口,也是人間美味。
我要再提醒,那個問題不是宗教上的問題,而是美學的問題。一個具有美學素養的人懂得讓生命保持完美,不讓它變醜,或者變得像噩夢一般的恐怖。
但是那個問題在泰馬亞的腦子裡產生,說明了一些事情。在印度,那些素食者並非真正的素食者,他們只是誕生在一個素食的家庭,從一出生開始,素食主義就被強加在他們身上。因此,很自然地,他們會很好奇,就會想要嘗一些其他非素食的東西。結果也自然地產生一個概念:整個世界都是吃肉的,人們一定很享受(才會吃肉,素食一定對身體不好,營養不良)。但是,在素食者的眼光裡,會覺得他錯過很多(吃肉的機會),才會問那樣的問題。
吃肉與靜心無關(見註釋),你吃肉也可以照樣去打坐,吃肉的人可以去愛(寵物,愛家人),就也跟愛沒有關係,但是會反映出一件事來,你會顯得非常粗魯,原始(還是在茹毛飲血,只是分工細緻企業化,包裝得很文明很高檔,還有藝術),沒有文化素養,不文明,你對於人生應該沒有深度的理解。素食主義的誕生來自(對生命的)美感,後來變成和宗教糾葛在一起而喪失了原意,那個原意從宗教的觀點被排除掉了(沒有強調美感與智慧的圓滿,只強調要戒,勉強地壓抑,卻沒有全面和徹底的了解)。
(註:沒人規定吃肉的人就不能去靜心冥思,問題是,帶著一副充滿肉類低頻率負面能量也很稠密的肉體要讓高我脫離捆綁得緊湊黏著的千絲萬縷(神經線)就會面對困難,甚至痛苦,有矛盾,老是脫不了身,明明知道和感覺有另一副身體了,就是出不來,也老是被拉回去肉身裡,就這樣子在肉身裡冥思,還是可以修出一些成就,但就是局限在3D的肉身和低頻率水平裡,無法突破,除非能放棄那些3D世界中適合下三輪的生存習慣,能量和思維,改用上三輪的能量和習慣才能順應客觀的靈性結構性原則,而不是想要用高速火箭作幾百光年的星際旅行)
有一位眥那教的教徒問我:你怎麼能夠說耶穌這個吃肉的人也可以成道?他的問題也跟美感有關,因為他認為吃肉的人無法成道。吃肉的人可以成道,就像那些不是詩人的人也可以成道(文筆不佳的人也可以寫詩,但卻沒有詩意,沒有美感),也不是什麼障礙(在低層次的靈性道上而言沒什麼障礙)。一個沒有任何美感概念的人,一個無法在一朵玫瑰花中(或脈輪的花型)看到任何美感的人,也可以成道。。。。一個無法看到任何月亮的美的人(不在月圓之夜)也可以成道。。。。一個完全無法欣賞貝多芬音樂的人也可以成道。但是,成道的耶穌卻顯示了一些粗魯,或許是因為他生活在周遭全部都是肉食的環境裡,要素食也不可能。如果他想成為素食者,就一定很困難,對他來說幾乎不可能,即便(客觀環境)如此,他還是必須多費心思去解決這件事(讓生命更完美圓滿,而不是替自己找藉口)。
你們要知道,我的整個教法是整合的。靜心需要的,詩歌,宗教,音樂,藝術,美學都需要(禪意)。人需要一種整合的方式(全觀的量子化思維)在很多方面有所發展(進化),然後當所有的花瓣(七個脈輪的蓮花)都打開時,最美的花型就會出現(要不然會很畸形,很醜,不完美,有缺陷,因為有污染和不淨的雜質在基因裡)。這樣的話,你的生命中將會有更大的喜悅和幸福(沒有需要清理的污穢和業障)。
St.Francis>聖芳濟遠比耶穌來得有美感,因此會有很多關於St.Francis的美麗故事,比如說鳥兒會飛來停在他的肩膀上,魚兒會跳出水來看他(見註釋)。他跟動物界的眾生有一種親和力,他會跟樹木說話,稱他們為姐妹,也跟鳥兒說話,稱他們為兄弟,甚至跟太陽和月亮說話。但是,這種事就不會發生在耶穌身上,也不會發生在莫哈默德身上,沒有理由會這樣子發生。
(註:一個人如果對動物有很深厚誠懇的慈悲心,而不只是有愛心而已,就會受到動物們的歡迎,想要靠近,而不是見了就怕就跑,因為吃肉的人身上會有動物的肉留下的味道和動物的無形頻率,人身的基因融合了動物的基因(是另外97%非生理非物質的無形訊息),但卻是頻率低能量低還不是很進化的基因,通過身體的各種部位如汗水,呼吸,氣場,頻率,意圖等等發出混合了動物基因的訊息,動物的潛意識會感知到來者不善,自衛能力超強又很敏感的某些動物自然就不敢靠近。而人類因為肉吃多了,感知力和直覺能力下降變愚鈍,就無法明白動物的反應,還以為那是動物的自然本性,跟自己無關)
不過我還是會說他們是成道的人(但不是道行很高的高靈,大約在4D和5D之間,比一般人高一些,還是有障礙待清除),因為他們的成道缺少了一樣東西—美學的感受力。為什麼要錯失這種美感?為什麼不能圓滿?為什麼不用有可能圓滿的方式成道?為什麼不用你的全部(毫無保留的慈悲心)來成道?
本段完
奧修談到肉食是暴力的行為,另一位英國人Annie Besant更加不客氣,下文是她在1987年10月18日在英國曼徹斯特市的演講,原文的文筆也有水準,就一併呈現這篇談暴力卻有非暴力美學的文字供欣賞,短小精悍,擲地有聲。
吃肉的野蠻暴行
When we recognise that unity of all living things, then at once arises the question - how can we support this life of ours with least injury to the lives around us; how can we prevent our own life adding to the suffering of the world in which we live?
當我們認識到所有生命都是一體時,馬上出現一個問題,我們要用最少的傷害去支援我們的生命,如何避免給我們居住的世界施加痛苦?
We find amongst animals, as amongst men, power of feeling pleasure, power of feeling pain; we see them moved by love and by hate; we see them feeling terror and attraction; we recognize in them powers of sensation closely akin to our own, and while we transcend them immensely in intellect, yet, in mere passional characteristics our natures and the animals' are closely allied. We know that when they feel terror, that terror means suffering.
我們都在人類和動物身上找到共同的感官能力,感覺到歡樂,也感覺出痛苦,我們看到他們根據愛與恨作反應,看到他們被吸引和害怕。我們認知到他們身上的感官知覺跟人類很接近,當我們用知識去大大提升這種認知,只需熱情的特性就可以知道我們的本質和動物是一樣的。我們知道,當他們感覺出恐懼時,恐懼就等於痛苦。
We know that when a wound is inflicted, that wound means pain to them. We know that threats bring to them suffering; they have a feeling of shrinking, of fear, of absence of friendly relations, and at once we begin to see that in our relations to the animal kingdom a duty arises which all thoughtful and compassionate minds should recognize - the duty that because we are stronger in mind than the animals, we are or ought to be their guardians and helpers, not their tyrants and oppressors, and we have no right to cause them suffering and terror merely for the gratification of the palate, merely for an added luxury to our own lives.
我們都知道傷口都會痛,威脅就有掙扎,他們會感覺出萎縮,恐懼,不友善的關係,我們開始可以從中看出我們跟對動物的義務,所有有覺知和慈悲的頭腦都必須認識到這種義務,因為我們的頭腦比他們好,我們就有義務成為他們的守護人和援助者,而不是他們的君主和壓迫人,我們也沒有權力只為了自己的味蕾和生活中的奢華就給他們施加痛苦與恐懼心理。
There is one other thought closely allied to this. What of our duties to our fellow-men? And here I appeal particularly to my own sex, because women are supposed to be rather the standard in the community of refinement, of gentleness, of compassion, of tenderness, of purity.
還有另一個想法跟這個概念有關。我們對人類同胞的義務又如何?我要在這裡特別呼籲同性的朋友這麼思考,因為女人生來就應該是社會標準要求的高雅,溫柔,慈悲,善良,純潔。
But no one can eat the flesh of a slaughtered animal without having used the hand of a man as slaughterer. Suppose that we had to kill for ourselves the creatures whose bodies we would fain have upon our table, is there one woman in a hundred who would go to the slaughterhouse to slay the bullock, the calf, the sheep or the pig?
沒有人能夠不必通過另一隻屠殺的手去宰割動物的身體來吃他們的肉。假設我們也宰殺人類的屍體把肉擺在餐桌上,我們都會暈倒。一百個女人裡面有沒有人敢走進屠宰場去宰割公牛,小牛,綿羊或豬的?
But if we could not do it, nor see it done; if we are so refined that we cannot allow close contact between ourselves and the butchers who furnish this food; if we feel that they are so coarsened by their trade that their very bodies are made repulsive by the constant contact of the blood with which they must be continually besmirched; if we recognize the physical coarseness which results inevitably from such contact, dare we call ourselves refined if we purchase our refinement by the brutalization of others, and demand that some should be brutal in order that we may eat the results of their brutality? We are not free from the brutalizing results of that trade simply because we take no direct part in it.
如果我們都辦不到,也不能看到;如果我們自己高尚到不允許自己接近那些為我們準備這些食物的屠夫們;如果我們覺得他們的行業粗糙到他們的身體因為長期接觸到血腥而讓人討厭也會沾污我們的品味;如果我們認為跟他們接觸是粗俗不堪的;如果我們通過對其他生命施加的殘暴來購買自身的高雅,我們還敢說自己是高尚的嗎?然後我們為了吃這種殘暴的產品就要求某些做法也必須殘暴才行嗎?我們並不因為沒直接參與這個屠殺的行業就可以躲過殘暴的結果。
本段完
奧修談:素食與輪迴
Pythagoras>畢氏(希臘哲學家和數學家,發明畢氏定理)介紹給西方的第二個概念是輪迴,也多少跟素食有關。你會很驚訝,所有提倡素食的宗教都相信輪迴,但是非素食的宗教只相信生命只有一次。這不會是偶然的,在印度,婆羅門教,眥那教和佛教是三大宗教,理念都不一樣,你無法在其他找到這麼不同的宗教主張(另一篇再專談眥那教)。比如說,印度教相信天神/上帝,相信靈魂,眥那教不相信天神或上帝這個很根本的概念,竟然會是一個沒有上帝的宗教。
(註:目前世界上的三大宗教以信徒人口來算是基督教(包括天主教和其他使用聖經的宗教)—22億人,回教—16億人和印度教(以前的婆羅門教)—10億人,三者都是一神論的信仰,都吃肉,少數教派吃素,只有印度教不斷在改良,吸收眥那教和佛教的教義,跟以前的婆羅門教很不一樣。而眥那教(1億人)和佛教(5億人)在印度乃至全世界的信徒人數是最少的,教義難理解,要求難接受,見證神蹟的速度緩慢,也不會為了收信徒而改變主張來討好信徒,不過卻造就了以人身修出最高境界的多位高人,遠遠超越印度教的最高果位的行者,人數雖少,教義的影響力巨大,深入修行的人都會信服,都會在這兩種信仰(不是宗教)和教導的修法裡找到所有超脫生命的答案)
佛教徒甚至不相信靈魂,沒有上帝,沒有靈魂(只有識,見註釋),你無法相信一個宗教沒有上帝也沒有靈魂,這些都是他們之間的差別。但有一件事是他們都同意的,那就是輪迴與重生。就連佛陀這個不相信靈魂的人也同意,聽起來有點荒唐,如果沒有靈魂,那來的重生?他是不相信靈魂,但相信生命永續。
(註:婆羅門教和印度教相信的最高天神是初禪天裡的三大梵天神(自認為是天主和最高境界,是他們創造了慾界宇宙,卻不知道神上有神,天上還有天),相信有靈魂。但是佛祖推翻了他們的概念,說還有更高的天神,就不承認他們的天神,反而說每個人都是上帝,有佛性,靈魂只是心識的體現或化身。大家只見靈魂就不見更加無形賦予靈魂生命和精神思想的意識,意識才是一切造物的根本源頭。其實並不是佛祖認為沒有上帝沒有靈魂,而是其他教的人無法明白他在說什麼,而現在的高靈和外星天人說的都跟佛祖說的一樣,也跟眥那教的說法一樣)
佛祖說,你在天黑時點燃的蠟燭和你點燃後再吹熄的燭火是不一樣的,雖然不一樣,但還是有關聯。燭火整晚都在變化,其實一直都在變不見掉,化成煙之後又被新燃起的火焰取代,周而復始去點亮房間,這麼一亮一暗的速度快到你看不見間歇性的暗(就像燈泡的原理,閃爍的速度快到只看到亮的時候,看不到暗的部份,跟頻率的原理一樣,速度越快能量越高越快,光也越亮)。
到了早上,你吹熄了燭火,雖然那把火焰看起來是一樣的,但卻不是你開始點燃的那一把火焰(早就已經化成煙消散了),但是第一把和最後一把火焰是連結的,是整條鏈整個過程的一部份,但不能說只有一把火焰,一個靈魂,這就是佛教對輪迴的概念和理解,生命持續但個人的個性消失(上一輩子的那個人死後就不存在,生魂也死亡,只剩覺魂和主魂,只留下印記在意識或阿卡西記錄裡),因此就沒有個人的靈魂。即便如此,佛祖還是相信輪迴,眥那教和婆羅門教都也相信。
但是猶太教,基督教和回教卻不相信輪迴(被上層知情的人刻意隱瞞和誤導,以便控制和奴役,而且這三個宗教,包括天主教在內用的經書源頭也都一樣,只是各取所需去相信),而且這些宗教都在印度以外產生。為什麼印度的宗教教義儘管大不同卻一致同意有輪迴的事?為什麼他們之間什麼事都可以有不同看法,這件事卻同意?因為他們無法不同意。那麼他們的經驗和結論從何而來?你會很驚訝,答案就是素食主義。
一個百分百素食的修行人就有辦法記得他的前世(得宿命通),清楚地看到以前的人生,因為他的身體不粗糙,能量不阻塞,還順暢地流動全身。他的意識之河可以流到古老的久遠以前,回到多久遠都行,不過,非素食者的意識會被阻擋,多方面都阻塞,因為身上集合了太多粗糙的東西(污染,污穢,垃圾,煙霧),這些粗糙不細緻的東西形成了阻塞物(好比阻塞血管的動物脂肪)。這就是為什麼這三大在印度以外成立的宗教一直都是非素食者,無法接受輪迴的概念,因為他們體驗不到(真相,沒修禪,沒內觀,無法入定(因為思緒混亂),得不到宿命通的能力,一味地禱告求上帝,對上帝說話卻沒聽到上帝說話)。
畢氏在印度時,遵守素食的要求,深入地冥思,覺知到過去世,看到自己的人生在倒帶演出。他明白佛祖說的輪迴,因此他也會說:我曾經是一頭大象,曾經是一只魚,曾經是一棵樹。
(註:由此可見,人身難得,而且他還成了哲學家和瑜伽行者)
進化的概念早就已經在東方流行,而且比達爾文的科學理論還要細緻。達爾文的概念很粗糙,他說猴子會變成人,雖然他無法證實,因為他一直都在尋找猴子變成人的連結性證據。問題來了,為什麼只有一些猴子變成人?(其他猴子還是猴子?)其他猴子怎麼了?基本上猴子都是模仿大王,如果有一部份猴子變成人,其他猴子一定會模仿(全部猴子都可以變成人,地球就不會再有猴子。既然他們這麼會模仿,為什麼只有少部份模仿成功,用腳走路)變成人?
幾千幾萬年過去了,猴子還是猴子,你也沒見過一些猴子成功轉換成人,沒人見過這樣的奇蹟,連骨董都沒有。問題是,猴子變成人的連結點在哪裡?人和猴子的差距不但不小,還很大。
John Lilly說人類不是地球上唯一有意識的生命,還有比人類的意識更高的生命。有人問是真的嗎?John Lilly說對了嗎?
是John Lilly發現了其他動物有高意識,但是其他動物還不知道人類有更高意識,是人類一直在探索發現。當然,發現者的意識比被發現者的來得高,即使有一天我們再發現到還有頭腦更好更發達的動物,我們還是發現者,因為其他更好的頭腦還沒發現到我們(外星球更好的頭腦早就已經發現到人類,但人類還是沒發現到他們,還不承認他們的存在,因此還有比人類的意識更高的生命)。
當然還有其他很進化的動物,但還沒有比人類更進化的。人和動物的差別還很大。John Lilly一直都研究海豚,他認為海豚的意識比人類還要先進。如果你再見到John Lilly,就告訴他海豚還沒發現他,是他發現了海豚(有高意識),發現者的意識水平顯然比較高。海豚並沒有說出任何人類的事情,是人類在談海豚的事,海豚甚至無法證明他們自己(意識有多高)。海豚是好人,Lilly研究對路了,但是海豚的意識水平還沒人類的高,因為他們沒出過佛陀,Patanjalis和畢氏這樣的人物(智慧),連John Lilly這樣的人也沒有。
因此,西方人的進化概念和達爾文的進化輪很粗糙,東方的進化概念就很精緻,問題不在於猴子變成人的身體,從來沒發生過,魚爬上陸地最後變成人的事也沒發生過。是魚的內部不斷在進化,從一個身體變成另一副身體(比如蝌蚪變成青蛙或蟾蜍)。
進化的過程並不是從身體到身體的演變而是在意識裡成長。當猴子達到某種程度的意識水平,下一世就可以投胎變成人而不再是猴子。猴子的身體會死亡,出生時變成人。進化和換身的過程不會在猴子的體內發生,身體只是靈魂暫時借用的載體或延續的媒介,用完猴子的身體進化到人類的意識水平時,靈魂就有條件有資格進入更好更先進的人體裡,提供靈魂更多成長和學習(提升意識)的機會。
靈魂就這樣從一個物種進入另一個物種的身體裡,身體並沒有進化,是靈魂進化了。蠟燭沒進化(或退化),是火焰從一根蠟燭跳到另一根,火焰也越升越高。都是意識在進化,不是物質和肉身在進化,這就是達爾文沒看到的最大盲點。在東方,我們至少已經知道這個原理有一萬年的之久。覺知來自冥思,基於素食主義才有這種覺知力,才有能力開始記得自己的前世。
這就是佛祖和Mahavira(尊者大雄,眥那教教主,是24位堡主或祖師中的最後一位,比佛祖早出生幾十年而已,成為覺者或即勝者,但沒有成佛,思想體系卻成為佛教的基礎和佛祖尋道的指引)的基本方法。每當有信徒要入門,他們就會先要求信徒回到過去世,有很多技巧發展出來讓人可以回顧前世,你一旦開始回溯,生命就會完全改觀。為什麼?因為你見到了所有現在在做的傻事,或者想要繼續做你過去世一直都在做的同樣事情,做了許多次都沒學到什麼道理。
比如說,你現在很喜歡賺錢,你記得你的某個前世也一樣喜歡錢,而且成功的賺到很多錢,是個大富翁,大富豪,結果死亡時那些財富都沒用,被死亡一掃而空,你死到一無所有,比誰都窮。你還記得,你曾經是一個國王,擁有一個王國,但你還是很無奈,活在悲傷中(爭權奪利的悲劇),也因悲傷過度而死。現在你還在做同樣的事在追求金錢嗎?不大可能了。那種慾望早就死了,如果你記得起來,你怎麼還會再重複做同樣愚蠢的事情(得不到智慧)?如果你記不起來,當然可以不斷重複做同樣的傻事。
(註:前世如果窮得很,一直都很羨慕有錢人或賺大錢壯志未酬的,也累積到一定的福報,就會在下一世投胎到富人之家,有機會完成前世的夢想,成為大富豪,但未必是件好事,因為對靈性的覺醒和修行是大阻礙,太過依賴金錢和物質去過日子,下一輩子再投胎當人的機會很高,因為太需要人間的體制去過日子,人間的體制才有讓自己的才智大展拳腳的機會,其他次元對這些人來說就很無聊。
而前世已經當過大富豪還無法在靈性上提升再回來投胎的,就不會選擇當個有錢人,而是著重於對靈性的成長有利的環境和家庭去考驗自己,讓自己有機會取得突破,捨棄對人間事物的眷戀和依賴,才能適應更高頻率的高次元,意識才會覺得舒服,不會排斥,不覺得無聊。不信的話就看看禪修中心裡的人是誰,你很難找到滿腦子想著賺錢點子要賺更多錢每天都有很多業務要考慮要處理的大老闆,政治家或企業主管)
輪迴的概念不是哲學的概念,而是一種體驗,完全是科學的。每個人都記得住自己的一生,當你準備深入一點去冥思,我們會在這裡練習這些技巧,但是這些技巧需要你是個百分百的素食者,要不然你就無法超越這一世(看到其他世的事情),因為你的意識(沉重到)無法移動,它必須是輕盈的,像羽毛般輕,就能夠從一個人生跨入另一個人生,它越輕就能越深入去看到更多。
開始時,你只能夠記得自己是某個人(很少會是動物或植物),慢慢地再深入,你會記得自己曾經是個動物,然後在某一個深度,你又記得你曾經是樹,是石頭。你已經用許多生命形態活了幾千幾萬年了。如果你記得自己曾經是條魚,你就很難再吃魚了。素食主義引導你記得過去世的自己,知道越多過去的自己,你就變得越素,因為你看到所有生命形態都是你的兄弟姐妹,你再也下不了手去殺他們。你甚至都不需要阻止自己不去做,就只是簡單的辦不到。
(註:就像是你看到你前世的父母變成了雞或鴨任人宰割殺害,你還吃得下任何一只雞和鴨嗎?)
畢氏是一個真正的探險家,彼得大帝也到過印度,他從印度掠奪了很多東西,但全都是一文不值的鑽石,翡翠,黃金。畢氏則是一個識貨的人,他得到了真正的鑽石,真正的翡翠,是意識的鑽石,意識的翡翠,這就是兩件別具意義完全有喜的做法:素食主義和輪迴的概念(超脫3D世界的秘密和第一步)。
一旦如此,畢氏見到有人打狗時會說:別打!那是我的朋友的靈魂,我認得他的哀嚎聲。
現在這種情況在西方人的頭腦裡和科學的治學態度裡更加荒唐了,古時候的人也會說:他胡說什麼!狗是他的朋友?其實畢氏只是在利用機會教導輪迴的概念。
除了素食主義和輪迴的概念以外,他帶回希臘的第三個概念是生命之輪,生與死的輪子,這個輪子不斷在滾動,人就緊抓住輪子不放,一次又一次在同一條火車軌道上行走,其實並沒什麼新鮮事(新鮮的是換了車廂的裝潢,換了車廂裡的乘客,換了窗外的風景)。你還是會出生,長大成為年輕人,有性慾有慾望,然後消耗你的人生和身體,變老,生病,沒力氣,無奈,很累,然後等死,再出生。。。。周而復始(沒有突破,還是在同一個車廂內,同一條軌道上,同一條3D時線)。
每一次出生就會有一次死亡,每一次死亡就會有另一次出生,這是個惡性循環,輪子不斷滾動。在印度,這個形容詞叫Samsara,意思就是輪子。這個地球一直都在轉動,每個人的輪子也跟著轉動,你抱著輪子轉動,月球繞著地球轉,地球繞著太陽轉,太陽繞著其他太陽轉,所有的星球都在轉,所有東西都在轉圈子,四季也在循環輪替。
生命是個輪子,輪子重複地轉,如果你抱著這個輪子,你就到不了任何地方。在東方的宗教裡,大家都知道你必須跳出這個輪子或圈子才能獲得自由,脫離這個生與死的循環生態就獲得了自由,你就成為真正的自己(真我),你就不必再跟著轉動,完全靜止(像是在颱風眼中或中空的軸心),就再也沒有過去和未來,只有當下。這個當下就是唯一的時與空(沒有間隔,就沒有時間和空間)。
這個境地就是涅槃,Moksha,自由(自在,觀自在的意思),是上帝真正的殿堂,簡單地存在,什麼混亂都沒有,什麼風暴都結束,然後就是完全死寂。在死寂中有歌聲,有音樂,(人間)沒聽過的天籟(不是彈奏樂器奏出來的聲音,又稱為八度和音或阿賴耶識之音)。寂靜就是喜悅,就是幸福,這種幸福是永恆不變的。你一旦附在(滾動的)輪子上,這一切寂靜都將改變(不得安寧),變化無窮。
如果你跳出了輪子,所有變幻都不見掉,你又回到了這裡,安住在這裡,這個境地就是所有真正尋道的人要找的地方。如何跳出生與死的輪子,如何進入永恆,不生也不死,無始也無終,如何進入上帝的殿堂,單純地存在(什麼都不想)?幾天前我說過“上帝”的意思就是“那個地”,如何進入那個地(靜止的三摩地>Samadhi去體驗證悟)?這些教導都是進入這個地的經書(經書中的教導比經書還有份量,文字背後的義理比文字還重要,無形的比有形的還有意義,完美和圓滿)。
本文完
如果認為本文值得讓更多人知道,獨享之後請分享,謝謝。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