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gust 4, 2012
上圖的麥田圈顯示人體內的脈輪能量流動的路線
本文續上兩篇同一位禪修上師的教導。
本文續上兩篇同一位禪修上師的教導。
靜坐的各種修法
靜坐只是一個字,但說法卻不同,這件事聽起來有點瑣碎,但卻不挑剔,要分辨出說的人在談什麼樣的靜修法很重要。世界上很多文化都發展出自己的一套靜修法,籠統地稱為靜坐,定義的寬鬆度不同,每個種族的人都會,從非洲到愛斯基摩人(薩滿巫師)都懂,技巧五花八門,我們這裡不談,各有書本在教。這裡要談的是西方人熟悉的修法。
在猶太-基督教的傳統裡,有兩種重疊的做法就是禱告和專注(專注地禱告和祈求一件事),禱告是對有神性的個體(上帝或其他不知名的神靈,也包括邪靈在內)表達心裡想說的話,專注是長時間有意識地想某一個課題,通常是宗教的理想或經文的內容。從思想修養的觀點來看,兩種活動都在訓練專注力,胡思亂想不被允許,都被導向某一個要注意的對象,結果就是你在許多專注力的練習中都會看到的,深度的平靜,心理上的新陳代謝,感覺到平安和幸福。
其中一個印度教的傳統發展出來瑜伽的靜坐法,也是完全純淨的專注(無雜念),主要的活動就是把意念專注在某一件物品上,比如石子,燭火,咒語字等等,然後任由思緒攢動。在掌握了基本的技巧以後,瑜伽士開始練習加入更複雜的冥思咒語,色彩豐富的宗教圖騰,體內的脈輪等等。但是,不論觀想的對象有多麼複雜,冥思本身還是一場純粹在訓練專注力的思想運動。
在佛教的傳統裡,專注力備受推崇,但是又有另一樣東西加了進來,而且還特別強調,那個因素就是覺知。所有佛教的禪修者都通過專注法(止觀)這個工具去發展覺知力(內觀)。佛教的法門也很廣泛,主要有幾個派別去達到這個止觀和內觀的目標。禪修就有兩條途徑,一條是通過強制的意志力直接把自己推入覺知的狀態中,你只需坐下,把腦袋裡的一切都清空,除了單純覺知到自己正在打坐這件事沒忘掉而已,聽起來很簡單,其實不然,小試一下就會知道有多麼困難(除非你的前世修行已經有這種基礎)。
第二種禪修法就是(日本)Rinzai>臨濟宗在用的,誘使有意識的思考轉入純粹的覺知當中,方法就是給學生出一個無解的公案(考題),也不得不解,把學生放在一個魔鬼訓練營的學習處境當中。原理是,既然他無法脫離這個情境的痛苦,就只能暫時進入純粹的感受去體驗這種超越痛苦的覺知,因為那是唯一的出路,別無他法,逼佛跳牆。禪修是很辛苦的,對很多人來說都有效,但真的是很辛苦(把身心的承受幅度推到極點)。
另一個做法就是Tantra>密教佛法(見註釋),正好跟禪宗的相反。有意識的思想是自我的表達方式,也就是那個你以為是你自己的我(低我),思想都跟個人的概念有關,個人的認知和自我只不過是一套跟隨純粹的覺知流通的反應模式和人為地貼在上面的影象。密教的Tantra要做的是銷毀這些自我創造出來的影象回到純粹的覺知當中,通過觀想來辦到。學生會有一個特定的宗教圖像去觀想和冥思,比如說,通常是某一位菩薩的樣子,不斷地觀想直到自己也融入成為那位菩薩的一部份,去掉自己的身份(個性)換上另外一個(接近那位菩薩的本性),需要一些時間,想像(觀想)得出來,的確是有效。在修行的過程中,你可以看到自我如何建構出來去佔據自己的崗位,認識到所有自我的人造本質,也看到自己的自我(低我),然後擺脫這些捆綁自我的繩索,進入一種狀態,知道還有自我,如果自己要的話,但也可以不要。結果就是純粹的覺知,不過密宗的修法也不是什麼小兒科的玩意兒。
(註:Tantra是梵文,意思是延伸,非正統的原則,體系,教條,理論。影響了印度各教的修法,發展得最完善的是西藏和北印度的佛教和印度教,連新一代的New Age>新世代修法也受到這種理論的影響,著重技巧和步驟,需要上師的指導,適合一般在家的信徒練習。這種理論的觀念跟古代的世界觀相反,認為現實世界並不是虛幻的,沒有相對的靈性與人性(人性與獸性)之分,一切都是神性的體驗和表達方式,就很能讓還無法看穿假相的一般民眾接受現實,大受歡迎,信徒就能在日常生活中體驗到神性去提升靈性,目的還是要讓人認識到內在的神性,消除無知(無明),從輪迴的輪子裡脫離出來,離苦得樂。
其實目標跟所有修行的宗旨都一樣,只是換了另一個切入點和角度去度化人心,是眾多法門之一。不過,由於沒有二元性的分辨法,就有人通過縱慾的偏激方法去體驗提升和擴展的覺知,以便掙脫困擾,成了密宗教派的性學,一些人因為誤解或一知半解而偏離原旨,成了有矛盾也很奇怪的一種修行,是否真能修出個門道,恐怕只有那些試過的人自己才知道,或者還不知道自己修到哪裡)
佛教的內觀禪
內觀佛教禪修法中最古老的方法是佛祖教的,也是他通過內觀才證到佛的果位。內觀是一種直接又逐步地修煉專注力和覺知的方法,經過多年時間一點一滴地累積出來,學生的專注對象被小心地引導到自己的生命的某一個層面去檢視,行者受訓去注意更多自己在流動的切身經驗。內觀禪是一個很溫和的技巧,而且非常細膩全面,這是個被解密的古老系統,用來訓練覺知的敏銳度,有一套需要練習的指導去接受自己的生命中的體驗,傾聽,全觀和小心求證,學會嗅得敏感,摸得透,實在地關照自己的感受(起心動念,包括情緒),學會聽到內在的聲音(思考和意念),但又不捲入其中受困。
內觀要訓練去注意內觀要鎖定的對象,我們以為已經辦到了,其實只是幻覺而已,因為我們很少會去注意生命中不斷流動的經驗,形同睡眠一般,我們就只是沒注意到自己沒注意到的事(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這是另一個有矛盾的現象。
通過清醒的意識練習,我們會漸漸覺知出自己是否活在自我形象的陰影下,從中醒過來,不是上上下下的轉換,一來一往地對調身份(時而低我,時而高我),都是幻象。如果我們肯仔細看,看對地方,生命不只是你看到的那個皮層而已。
內觀是一種思想訓練,教你用全新的方式去體驗生命,你會第一次認識到圍繞在身邊的事情以及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這種過程就是一種自我探索,你參與了檢視的過程(但不是審判和批判),在檢視時觀察事情發生時自己所體驗到的事。
這種訓練要用這種態度去做:“不管人家教我什麼,忘掉所有理論,臆測假設和定型的框框,我只要理解生命的本質真相,我要知道生命為什麼會這樣子活著,我要理解生命最深層的素質和真相,我不要只是接受別人的解釋,我要親眼見證。”
如果你用這種態度去冥思,你一定會成功,你會發現你可以很客觀地觀察事物,看到事物的原貌,就是時刻在變換流動,你的生命將會是無法形容的豐富,但卻必須去體驗(而不是去聽到或讀到或辯論出來的理論真理或字面真相)。
內觀的意義
內觀禪的巴利文是Vipassana Bhavana,Bhavana的母字是Bhu,意思是成長或成為,因此Bhavana可以說是在培養修煉,這個字通常用在思想上,Bhavana就是心理素質的培養,簡單的說就是修心。Vipassana這個字由兩個母字組成,Passana是看或觀(攝入印象),Vi是前措辭,可以接很多字去組字,基本的意思是特別的方法,也有進入或穿透的意思。整個字的意思就是清楚和精準地看到東西的內部,看到每一個獨立又分離的部件如何串聯起來組成一個實相和物件,這個步驟可以引導你看到每一件受到檢視的物件的本來面貌或實相。把Vipassana Bhavana湊合在一起的意思就是:栽培心思,用特別的方法達到內觀所能看到的真相和全面地理解(全觀的思維,有微觀也有宏觀,兩者合而為一,取得平衡,沒有分別)。
我們用內觀禪這種特殊的方法來練習看生命,看到事實的本來面貌,這種特別的感知法就叫(清醒而全面的)覺知,但是這種覺知的過程跟我們日常在想事情的步驟不一樣。一般上我們都不會深入地去看眼前的東西(只看表面去判斷和慣性地反應),因為我們都通過(既定現成的)思想概念的屏幕去看生命,以為自己所看到的都是真相,把現實當真相,以致我們這麼頑固無止境地用這種方式去思考,一直都讓真相擦身而過了還不知道。比如說,我們花很多時間在做很多事,不停地追求快樂,自我感覺良好,也跟痛苦和不愉快的事抗爭到底,我們花很大精力要感覺良好,想要埋葬恐懼(避而不見),不斷地尋求安全感(錢多有工作,政經社會穩定就覺得安全)。結果,這個世界的其他體驗都一晃而過沒碰到沒嘗到。內觀禪要訓練我們不去理會不斷產生的衝動念頭去感覺舒服,而且還投入現實(實相世界)中,諷刺的是,真正的內心平和到來時是你停止追求平和(安全感)的時候。
當你放開那個你激烈想要追求舒適的慾望時,真正的滿足感才會產生。你一旦放棄很累人要自我感覺良好的追求,生命中的真善美才會出現。如果你能夠不帶幻覺去看到真相,看到真相中所有的痛苦與危險,就會獲得真正的自由(思想得到解放,再也沒有什麼是痛苦和可怕的)和安全感(安住在颱風眼中不捲入外面的紛爭)。這些都不是我們要灌輸給你的教條,而是可以觀察出來的事實,必須由你自己去看出來,每個人都辦得到。
佛教已經有兩千五百多年的歷史,經過長時間的實習,每一套思想體系都會發展出重重的教條和儀式來。無論如何,佛教的基本處世態度還是觀察和反權威的,佛祖本身就是很非正統和反傳統的,他並沒有教導一堆教條和規矩,而是給一套嚴謹的思想體系建議每個人自己去求證,他邀請每個人都來試試看,他也對信徒說過:“不要把另一幅頭腦擺在自己的頭腦上面。”,意思是不要你(盲目)接受別人說的話,而是自己去(實修)證實。
我們也要你用這種態度來看待每一句你聽到的話,我們不會下定論要你接受,只因為我們是這方面的專家,這裡沒有盲信這回事,全都是實修得來的事實。你需要根據指導去調整自己接受教導的方式,自己去思考去見證,那才是你的信念根基。內觀禪本來就是要訓練你去自我發現和探索。
話雖如此,我們會在這裡說明幾個佛教思想裡的要點,也無法說得全面,而且很多書已經解釋得很周到,這些要點有助於理解內觀禪,不得不談。
外觀與內觀的差別
從佛教的觀點看,人類活在一種很奇特的現實中,雖然一切都在流動轉變中,我們卻把不固定(無常)的東西都看成是永久的(不變和無法改變的),其實改變的過程是永遠都在進行中。你在讀這些文字時,身體也正在老化當中,不過自己卻沒注意到,你手上的書也在折舊,墨水在褪色,紙張在變黃,牆壁也起變化,牆裡的原子粒正在用不尋常的速度在振動 ,全部的組成分子在移動分解,一點一滴地融化(成另一種形態,可能是3D的,可能已經轉成4D的了,包括自己的肉身),但是你都沒看出來,也沒去想過會這樣。某一天你心血來潮,忽然間發覺自己臉上有皺紋,體內有聲音,才知道自己有病,舊書變黃了,房子也破舊不堪,然後你感嘆歲月催人老,哀嘆財產縮水。這些痛苦從哪裡來?都來自你的不經意,你沒仔細地察看這個生命,你沒注意到不斷流過身邊的事物,你只不過是累積了一堆靠印象建構起來的概念,有我,有書本,有房子,假設這些東西都是真實固定的,其實不然。但是你可以跟不斷改變的世界同步,學習認知你的生命就是個不停地流動的動作,很有美感,看起來像舞蹈,聽起來像管弦樂,你可以在永恆流動的所有現象中欣賞美感得到樂趣,你可以學習跟這些流動的韻律共處,而不是反其道而行,都學得來,需要時間和不斷的練習。
我們的印象派習性在某些方面是很愚鈍的,我們關閉了99%感知到的感官細節,卻把剩餘的1%(表面印象)當成是確定真實的東西,成為自己以為(下定義和貼標籤)的物體,然後再用預設好的慣性思維程序來作反應(判斷和批判,甚至還蓋棺論定,把短暫的現象當成是永久性的,把病馬當成死馬,因為習慣了絕對主義的思考方式)。比如說,你自己一人平靜地在一個安靜的夜晚坐著,遠處傳來狗吠聲,如果你肯檢視這種聲音,就會感知到難以形容的美感,在一片靜謐的大海中奏起了音浪,你開始聽到複雜而有序的音波,在腦神經系統裡啟動了刺激神經的樞紐,整個過程有美感也有滿足感,但是我們都忽略了這些,還貼上了某個既定印象,再根據這些印象展開一系列的情緒與思考反應,你這麼想:“又是那條狗,老是在晚上亂吠干擾人,煩死人了,必須做點事,我可以叫警察來,或者找獵犬專家,或野狗收容所,要不然就寫一封罵人的信給狗主投訴,但是都太麻煩了,我還是用耳塞好了。”這些都是印象派和思考的習慣,你就像小孩子一樣學會這種對周邊事物的反應習慣,但是這些印象派的反應習慣並不是你的神經系統裡原有的架構,短路(自動切斷)的開關還在(要看你怎麼使用,會不會用),這些都不是我們的心理系統唯一可以使用的機械化方式,那些學到的東西也可以學會放棄。第一步就是覺知到你身邊發生的事情以及自己正在做的事,然後退後一步(用另一個我)來靜靜地觀察。
從佛教的角度看,人有回頭看生命的傾向和習慣(根據舊經驗去下定論),我們把原本正在受苦的事當成是快樂的(當經濟奴隸去換取溫飽,住宿,財產,娛樂等等來享受努力工作的成果),痛苦的成因就是之前談過的追求和滿足慾望的危機,慾望產生念頭和想像,什麼東西都行—有美女,有帥哥,有快艇,有佩槍,有各種好東西,接下來就是根據渴望的程度來體驗那種(美好)的滿足感。
再來就是擔憂,我們擔憂很多事情,擔憂本身就是一個(心理)問題,擔憂是一個過程,還有步驟(漸漸加碼),緊張不是一個存在的狀態而是過程中的一部份。你只需看著整個過程的起點就會發現所有擔憂環節的第一個環扣就是抓取或排斥的反應,當某一個念頭闖入腦中產生時,第一個反應就是抓住(自己要的)或丟開(不要和討厭的),接著就開展整個擔憂的心理路程。幸運的是,有一件叫做內觀禪的小工具可以讓你啟動腦神經短路的機制停止這個線路的滾動和流通。
內觀學什麼
內觀禪教導我們如果精準地審視我們接受外界影響的過程,學習用一種平和淡定不參與的態度去看每一個起心動念,清楚地看到自己對刺激性覺受的反應,學會看到自己的反應但選擇不參與其盛,漸漸地讓習慣沉溺其中的思想死亡。我們還是可以去結婚,還是可以走在車軌外面,但是可以不必經歷任何一條軌道的夢魘。
脫離這種思維路線之後就可以產生全新的觀點去看這個現實的世界,全面地轉移和改變了接收印象的機制,帶來平和與正義的感覺,對生活與生命有全新的認識,幾近圓滿。這種好處是佛教思想認為的看待生命的正思維,佛經裡形容成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
內觀禪是一系列的修心步驟,打開了這種全新的認知,看到事物的真相,最核心的真相是看到實相中的我。深入去看就會發現我們也用看待這個我的方式去看待外面的事物,我們不假思索地跳入思維,情緒和感官的漩渦去建構牢不可破的思想觀念,然後給這個<我>貼上標籤(名詞,頭銜,稱呼),日复一日地當成是固定不變的真理,還把所有事物都獨立分開來看,分門別類地個別處理,不考慮其他方面的影響(很科學的治學法),結果也讓自己脫離了宇宙中所有相關的永恆變化過程,暗自感到孤獨,因為我們忽略了那個跟宇宙萬物和生命連結的事實,就只知道要給<我>更多東西來滿足自我,也見識到人類竟然也可以貪婪和麻木到那個地步,就這樣,所有的貪婪和無情就從這個假我衍生出來自成一個個體,跟其他生命沒有關係。
只需把那個概念引爆就改變了整個宇宙的實相,但也不是在一夜之間成型的。你也是用一輩子的時光去建立這套信念,用每一個身口意的動作去強化它,年复一年慣性地做,就無法立刻蒸發掉。但是如果你肯多加注意肯花時間去改變這種現狀,就可以轉變過來。內觀禪就是一個要解除這種思想網絡的漸進過程,一點一滴地察覺,一片一片地削弱清除。
<我>的概念是一個過程,是我們一直都在做的事情,內觀讓我們看到自己習慣會做的事,什麼時候會做什麼事和怎麼做,看著這些習慣移動和消失,就像過眼雲煙一般的無常。然後就可以進入一個選擇要做還是不做的境地,根據情況去做出最恰當的反應,再也沒有衝動和慣性的反應,因為我們多了個選擇的機會。
當然,這些都是主要的內觀對象,每一個都牽涉到對生命存在的基本課題的深度理解,但是都不會立刻理解,都需要一番努力,獎勵卻是巨大的,可以徹底改變你的人生,之後的每一刻生命都產生巨變。那些能夠進入這條路的行者都達致了完美的心靈健康,純粹熱愛一切生命,停止所有的掙扎與痛苦,但也不只是個小目標而已,你也不需要盡全力去爭取這些好處,一開始就在接收禮物,隨著時間累計資糧,自動增加。你靜坐越多次,你就會認識到自己的生命生存的真正意義,花越多時間去靜心,你就越能平靜地觀察每一個衝動的念頭和情緒在腦中產生的一刻,也看到它們自動消失到沒有情緒不再衝動的整個過程。你獲得(心靈)自由的進度是用你打坐的時間來衡量的,如果你覺得夠了,隨時可以停止,沒有鞭子在抽打你,除了你自己要認清生命本質的意願,要改進自己的人生和造福其他人的心願。
內觀禪是內在的體驗過程,不是理論。在練習時,你的覺知會變得更敏銳,可以感知到其他生命的感覺(他心通,有同理心,也有自知他知的智能),以及如何感受的原理。你不只是坐著去發展細緻與美好的思想去看待生命,而是活著,內觀禪就是要學會怎麼活(得有價值,有意義,有內涵)。
禪修的態度
在過去的一百年裡,西方的科學與物理學發現了很多事情,原來我們只是自己所觀察出來的現象,我們觀察事物的過程改變了我們所觀察到的事物(尋找電子,原子等等粒子,尤其是上帝粒子的觀察)。比如說,電子是很細小的東西,必須用電子儀器去觀看,而那個儀器(或人的意識狀態)就決定了觀察員能看到的樣貌。有時候看起來像一個跳來跳去的小硬球,直線式地跳躍,不過用另一個角度看又是波浪狀的沒有實體,到處在綻放光芒,其實電子不只是一件東西,而是一個狀態,觀察員也參與了那個狀態,似乎無法不這麼互動。
東方的科學早就知道這個基本原理(通過禪修去看到電子的樣子),思想是一系列的狀態和事件,每當觀察者深入去觀看這些東西時,也參與了這種活動。冥思就是一個參與的觀察活動,觀察自己所觀看的種種反應,其實你看到的是你自己,你怎麼去看(用什麼心態)就會看到什麼東西,因此禪觀的過程非常細膩,結果完全根據行者的心理狀態去展現出來。
如果要有好的成果,以下的的禪修態度是必要的,大多數都已經談過,現在就集合起來成為完整的系列指導供實習。
別期待任何事情
你只需坐著看會有什麼變化就行了,把這種修行當成是一種試驗,對這個考驗感興趣,但不要被你所期待的成果轉移你的焦點,不要急切地渴望成果,讓禪修用自己的速度和自己的方向進行(放心地把自己交給高我去處理,安份地當個稱職的觀察員),讓禪修的大師指導你要你學的東西。有覺知的禪修法要看到事物的本來面貌,不論是否符合我們的期待和要求,都必須暫時把我們的所有成見,概念和印象都束之高閣,在觀察的過程中收起所有的既定影象,意見和解讀,要不然很容易踩到它們。
不拉扯
不必強迫任何事物,也不必做出太大的努力,禪修不是在積極爭取,沒有使勁的掙扎,只有輕鬆和穩定。
別急
不要趕時間,慢慢來,坐在坐墊上,假設你有一整天的時間可以坐,任何有價值的東西都需要時間去開發。你只需要:耐心,耐心,有耐心。
別依賴任何東西也別排斥任何東西
來什麼就是什麼,安住其中和容納,有看到好的跡象,那就還好,有壞的跡象,也不理會,不排斥。把一切好壞的事物都當成是同等一樣的,不論出現什麼,都感覺舒服,別跟你自己的經驗戰鬥,只需有意識地觀察。
放下
跟著所有的變化流動,但要記得放輕鬆,不附著,不抓取任何事物。
接受每一個出現的東西
接受你自己的感覺,包括那些你不要的情緒,接受你的經驗,包括那些你討厭的,但是不要責怪自己有瑕疵和做得失敗之處,學會看待腦裡的所有現象都是自然和可以理解的,學習時刻用不感興趣的態度接受任何你所體驗到的一切。
善待自己
對自己好,承認你自己也不完美,但也只有你自己可以改變(別想去改變別人),你必須先得完全接受你自己是誰(什麼樣的人)才能開展成為你要的那個人的過程。
檢視自己
質問一切,別把一切都當成是理所當然的,不要因為有某些聖人說出什麼很中聽有智慧的話就相信每一句話。自己去看,但也不表示你不同意的事就得冷嘲熱諷,尖酸刻薄,出言不遜,滿口粗話,口不饒人,你只需觀察就夠了(而不是批判和辯論)。你就拿(聖人說的)每一句話去親自驗證,讓結果來說話,成為自己的導航儀,找出真相。內觀禪修來自內在那個要覺醒的渴望意願,想要知道事實,看出生命存在的真實架構,獲得有自由的洞見(覺知)。整個實修都靠這個願望去覺醒,認清真相,沒有這個基本的意願,禪修只不過是膚淺的小玩意兒。
把每一個問題都當成是考驗
每一個負面的情境都是可以學習和成長的機遇,別趕走,也別責怪自己,別像聖人那樣默默地承擔別人倒在你身上的垃圾(該自衛的時候還是要自衛,適時有分寸地發怒,要阻擋)。有問題嗎,很好,送來磨坊絞碎,高興地檢查你攪出什麼好東西來。
別想太多
你不需要什麼事都得搞清楚,東拉西扯的胡思亂想無法帶你脫離思維的陷阱。禪修可以讓人的思想自動淨化,有意識地做,不需要文字語言,只需純粹的注意力。有計劃的深思熟慮不一定能消除那些困住你的觀念和概念,你需要的是很清晰,非概念化的認知那些是什麼東西,如何運作(騙過自己聰明的腦袋和豐富的經驗和知識),單單有那種認知就已經足以解除那些捆綁你的思想。概念和理論太容易喧賓奪主,混淆真相,奉勸你別想(別靠智力和知識),多觀察(內觀,看出真相和原貌)。
別涉入對立面
人與人之間難免會意見分歧,但是參與爭論的過程會有危險,除非能謹慎處理,否則很容易導向自我主義(只有自己的看法才是對的)。一般人的思想中充滿貪婪,嫉妒和傲氣,某個人在街上看到另一個人會想:“他長得比我還好看。”馬上就會羨慕或自卑。女人看到另一個女人會想:“我長得比她還美。”馬上就驕傲起來。這類的比試是一種心理習慣,馬上會感覺不好受或其他情緒(人比人氣死人),比如:貪,羨,傲,嫉,恨。這是很粗糙的心理狀態,但我們一直都在這麼做,我們拿自己的樣子跟別人比較,也比成就,比成功,比財富,比家當,比IQ等等,全都導致疏遠,藩籬和不悅(厭惡而躲避,被比下去的人不願意再見到喜歡滅他人志氣長自己威風的人)。
(註:人一旦用金錢,地位,身份,學識,權威,經驗,財物等等俗世成就的衡量標準來分出高低,就馬上給自己和別人劃清界限,設立了藩籬,再請別人上門都沒人願意,除了那些要撈取好處有求於人有利益關係的才會那麼低聲下氣去捧場。同樣的,別人並沒有用這些東西去分出高低,但自己老是在用這些標準來分出高低而感到自卑或自豪,也同樣給自己和別人作出區分,而不能超越這些俗世的附件去維持純粹和平等的友誼)
一位禪修者的工作就是要摒棄這種技術低劣的習慣,徹底地檢視,然後用其他東西取而代之。與其看到自己和其他人的分歧,禪修者訓練自己去看到共同點,把注意力放在舉世皆同的普世價值上,適用於所有生命的事,拉近人與人,生命與生命之間的距離(有同理心)。任何的比較只會找出互相連結的關係而不是加深疏遠和排斥。
呼吸是一個舉世皆通的過程,所有生命都在呼吸,都在跟大自然交換空氣,方法各有巧妙不同,這就是為什麼呼吸會是靜坐時要專注的對象。禪修者都會把呼吸當成是一個媒介或載具,帶領自己深入探索內在跟所有生命連結的真相,但不表示就閉上眼睛不理會身邊發生的事(不回到現實),到處都有分歧,只是要求同存異,強調那些普世價值觀。
建議觀察事物的步驟如下:
當一位行者感知到一個刺激感官的物件時,不要用一般以我為主的方式去看,而是(無私地)檢視整個感知的過程,看出那件事物對自己的感官和印象造成什麼樣的影響,看看自己的感覺和思緒如何升起擴展,也注意自己的意識變化。在觀察這些現象時,行者有注意到舉世皆通的共同點,這樣的話,一開始的覺受就會感知到正面,負面和中性的感覺,這才是適用於萬物的本質。這些感覺會在別人的腦中呈現,也會在自己的腦中出現,要看清楚這三者。跟隨這三種感覺就會啟動一連串的反應,比如貪婪,渴望或嫉妒,也可能會感到恐懼,擔憂,慌張或沉悶,這些感覺都是舉世皆通的情緒,只需注意它們,然後簡而化之,要知道這些都是人類的正常反應,可以在任何人身上產生(更能知道為什麼會產生)。
這類的比較在開始時可能會覺得很勉強和做作,但也可以練得跟我們一般的習慣一樣的自然,只是還不熟悉不習慣罷了。通過不斷的練習,這種思考模式可以取代那些唯我獨尊的例常習慣,長期下來這樣作(全觀的)比較和感知就會習慣成自然。最後我們會成為很能體諒人家的人,不會再因為別人的過錯(失誤或迷糊)而受到影響,跟所有生命和諧共處,沒有衝突。
(註:如果有人咄咄逼人非贏你不可,就體諒這些人,讓他們贏,自己閃開,不要加入戰鬥,不要成為對方單挑的假想敵,避免自己受到傷害,也降低對方傷害自己的次數。沒了假想敵沒地方沒對象可發洩來滿足自己的強烈慾望的人如果不是再找另一個對象去鬥就是往內收縮壓抑,自己處理得不好不懂得收斂的話超出負荷了會內爆,傷害不到別人卻傷害到自己,情緒很不穩定,嚴重的話會精神失常,長期下來會有慢性病,體質越來越差,再也沒有力氣去攻擊別人,還得承受現世報來清理身心靈的垃圾和沉重負擔,其實都很可憐,一點都不可惡,無知才是最大的致命傷,不能怪任何人)
後記
本文至此還是在談內觀的理論,並沒有談到內觀時可以用的技巧和細節,但是,只要明白基本的原理,自己就可以發展出適合自己的方法,不需要上課學太多理論,而是要多練習,邊練習邊翻書,翻指導禪修的書,不是一本經書唸到老的書本。等到自己的禪修深入到某一個程度了,再回頭去看之前的理論和文字,就更能明白解釋了沒看懂或者沒解釋清楚的部份,自己甚至能解讀和會意出文字背後要表達的涵義,如果要說出來,自己有時也很難找到恰當的文字來表達得完整,這就是人間語言的局限,因此,語言並不是很好的理解工具,最好還是去找回高我的頭腦不要再用低我的習慣在想事情。
本文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